棉铃虫“玉米两诱法”研究

被引:4
作者
孟文
沙峰玉
崔春喜
果宝芬
张占川
机构
[1] 河北省衡水地区农科所
[2] 河北省饶阳县农林局病虫测报站
关键词
玉米; 棉铃虫; 棉铃实夜蛾; 棉花害虫; 棉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大害虫,是棉花增产的大敌。河北省中、南部地区,一年发生四代,在侵入棉田的三个世代中,以第二代占最优势。大发生年份,全部伏前铃被掠夺一空,造成棉花后期徒长、晚熟,产量品质,均蒙受很大损失。 耕作制度的改革,带来了第二代棉铃虫种群数量的变动,小麦面积的扩大,品种的更新,水肥土耕管水平的提高,给第一代棉铃虫在麦田发育创造了较好的环境条件。第一代的大量繁殖,成为第二代集中在小面积棉田严重发生的虫源基地。因之改变棉铃虫在棉田的生境,会减轻棉铃虫对棉花的为害。棉田间作玉米,即用以分散二代棉铃虫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