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总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27
作者
李志军 [1 ]
刘雁 [2 ]
梅永君 [1 ]
王涛 [1 ]
陈琳洁 [1 ]
谢长好 [1 ]
李茂胜 [1 ]
机构
[1]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2]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
白芍总苷; 强直性脊柱炎;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D O I
10.13412/j.cnki.zyyl.2009.03.002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患者血清中IL-6、IL-10和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TGP产生疗效的机制。方法:将98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TGP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后第1、12周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并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12周后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主要临床表现和病情活动性评价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12周的疗效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无显著差异,但胃肠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TGP组为6.1%,SASP组为22.4%,以前者显著为低(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中IL-6、IL-10、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12周后TGP组血清IL-10、TNF-α的水平显著低于SASP组(P均<0.05)。结论:TGP治疗AS疗效与SASP相近,但其胃肠道外的不良反应较少;TGP的疗效可能与其抑制患者血清中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J].
王锁良 ;
王俊鹏 ;
卞红 ;
王辉 ;
李鹏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03) :217-219
[2]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现状及其进展 [J].
林智明 ;
古洁若 .
国际内科学杂志, 2007, (01) :39-42+60
[3]   白芍总苷、甲氨喋呤和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J].
邓兆智 ;
钟秋生 ;
吴月芹 ;
叶雪英 ;
王维华 ;
王宝爱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5, (04) :328-329
[4]   白芍总苷粉针剂的抗炎、镇痛作用 [J].
高崇凯 ;
吴雁 ;
王勇 ;
颜杰 ;
潘华新 ;
曹柳英 ;
梁瑞燕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2, (03) :163-165+199
[5]   芍药总甙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J].
劳志英,倪立青,张之澧,周嘉陵,陈丽华,刘大栋 .
新药与临床, 1995, (04) :194-197
[6]   白芍总甙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药理研究 [J].
王志坚,陈敏珠,孙桂华,徐叔云 .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4, (02) :117-122
[7]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suppresses adjuvant arthritis in rats and intervenes cytokine-signaling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synoviocytes [J].
Zheng, YQ ;
Wei, W .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2005, 5 (10) :1560-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