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地区中生代地温场及锑矿分布

被引:5
作者
胡雄伟,裴荣富,史明魁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锑矿,古地温场,湘中;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95.03.004
中图分类号
P618.660.1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汞、锑、砷矿床被称之为远成低温矿床,与岩体无明显的时空关系。本文以湘中盆地为例,以煤变质程度和生油岩有机质成熟度研究中生代古地温场和古地温异常特征,并讨论锑矿空间分布关系,认为锑矿床(点)主要分布在高温的隆起区及其边缘。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煤变质古地温恢复方法探讨 [J].
谭勇杰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89, (02) :30-36+72
[2]   湖南晚二叠世煤的变质作用 [J].
王志鸿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83, (02) :14-17
[3]   中国煤变质问题的探讨 [J].
杨起 ;
任德贻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81, (01) :1-10
[4]   从油气形成探讨煤变质的温度 [J].
戴金星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80, (04) :29-37
[5]  
中国煤田的形成与分布[M]. 科学出版社 , 王煦曾等著, 1992
[6]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刊[M]. 地质出版社 , 地质力学研究所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