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合肥市热环境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5
作者
伍卉
吴泽民
吴文友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地面亮温; 变化特征; 合肥;
D O 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0.03.006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城市热岛效应尤为明显。利用遥感影像和G IS技术定量反演了2003年和2007年地面亮温以及植被指数NDVI,研究城市热场分布的空间格局以及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3年与2007年合肥市建成区均存在着显著的热岛效应,2个时相的热岛分布特征相似,2007年建成区热岛现象有减缓趋势,其中高温区与次高温区的面积都分别减少1.8和52.1 km2,较低温区面积增加了142.61 km2;2007年植被覆盖显著增加,高植被区面积(NDVI>0.4)比2003年增加了35.56 km2,无植被覆盖的面积较2003年减少了116.57 km2,地面亮温与植被覆盖存在着负相关。城市扩张,工业区建设是热岛效应的主要驱动力,加大绿化力度,增加植被覆盖是缓解热岛效应的最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75 / 5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遥感影像的哈尔滨市城市热环境变化 [J].
张新乐 ;
张树文 ;
李颖 ;
谢云峰 ;
匡文慧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2) :310-316
[2]   1961-2004年乌鲁木齐城市化过程中的冷化效应 [J].
李珍 ;
姜逢清 ;
胡汝骥 ;
朱传民 .
干旱区地理, 2007, (02) :231-239
[3]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城市热环境和植被指数为例 [J].
岳文泽 ;
徐建华 ;
徐丽华 .
生态学报, 2006, (05) :1450-1460
[4]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J].
彭少麟 ;
周凯 ;
叶有华 ;
粟娟 .
生态环境, 2005, (04) :574-579
[5]   城市热岛效应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 [J].
王霓虹 ;
周洪泽 ;
范艳芳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 (10) :1420-1423
[6]   夏季城市热场的卫星遥感分析 [J].
陈云浩 ;
王洁 ;
李晓兵 .
国土资源遥感, 2002, (04) :55-59
[7]   合肥城市森林结构分析研究 [J].
吴泽民 ;
黄成林 ;
白林波 ;
吴文友 .
林业科学, 2002, (04) :7-13
[8]   RS与GIS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J].
胡远满 ;
徐崇刚 ;
布仁仓 ;
常禹 ;
张玉书 .
环境保护科学, 2002, (02) :1-3
[9]   基于遥感和GIS的城市热场分布规律研究 [J].
周红妹 ;
周成虎 ;
葛伟强 ;
丁金才 .
地理学报, 2001, (02) :189-197
[10]   昆明市热岛效应卫星监测研究 [J].
赵红旭 .
国土资源遥感, 1999, (04) :29-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