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京市6类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21
作者
刘杰 [1 ]
杨鹏 [2 ]
吕文生 [1 ]
王金海 [1 ]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污染物; 空气质量指数; 灰色聚类;
D O I
10.13637/j.issn.1009-6094.2015.01.065
中图分类号
X823 [大气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根据北京城6区2013年停暖前、后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结果,以各污染物质量浓度限值标准为依据,构建包含6类空气污染指标的评价体系。分别运用空气质量指数法和改进的灰色聚类法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详细评价步骤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异同。其中,空气质量指数法将6类污染指标中分指数最大的指标确定为空气质量指数,并通过分级来评判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改进的灰色聚类法则通过构建指数型白化函数来提高不确定因素的计算精度,并研究各污染物在不同灰类之间的变化幅度和隶属度。结果表明,空气质量指数法适用于直观判定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改进的灰色聚类法则适用于评价各污染指标对空气质量级别的贴近程度。研究表明,对两种方法,需根据空气质量评价的目的和实践要求,从不同角度出发并结合使用,以得出比较全面、客观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10 / 3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京津冀与长三角区域大气NO2污染特征[J]. 王英,李令军,刘阳.环境科学. 2012(11)
[2]  
2008~2011年夏季京津冀区域背景大气污染变化分析[J]. 杨俊益,辛金元,吉东生,朱彬.环境科学. 2012(11)
[3]   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法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J].
胡军 ;
许丽忠 ;
张江山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8 (01) :49-54
[4]   我国部分城市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J].
段玉森 ;
张懿华 ;
王东方 ;
徐捷 ;
魏海萍 ;
崔虎雄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 23(S1) (S1) :34-39
[5]   灰霾污染的跨控制区影响——一次京津冀与东北地区灰霾污染个案分析 [J].
王喜全 ;
杨婷 ;
王自发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6) :690-696
[6]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对策 [J].
李培 ;
王新 ;
柴发合 ;
王淑兰 ;
王锷一 ;
胡敏 ;
王瑞斌 ;
严刚 ;
任洪岩 ;
吴玉萍 ;
谢永明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 36 (05) :8-14
[7]   珠江三角洲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急性健康效应的经济损失评价 [J].
刘晓云 ;
谢鹏 ;
刘兆荣 ;
李湉湉 ;
钟流举 ;
向运荣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5) :829-834
[8]   国内外空气污染指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钟声 ;
丁铭 ;
夏文文 .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0, 2 (03) :35-38
[9]   基于指标预处理的高原地下矿工作环境灰色聚类评价 [J].
唐志新 ;
杨鹏 ;
吕文生 ;
何丹 ;
董宪伟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2 (03) :282-286
[10]   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J].
刘爱明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9, 16 (06)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