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玉米纹枯病为害与防治适期研究初报

被引:9
作者
崔丽娜 [1 ]
李晓 [1 ]
杨晓蓉 [1 ]
杨天智 [2 ]
杨家秀 [1 ]
机构
[1] 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
[2] 雅安市植保站
关键词
玉米; 纹枯病; 为害; 防治时期;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9.04.010
中图分类号
S435.13 [玉米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进行了玉米纹枯病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纹枯病的为害程度与玉米产量损失呈正相关,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千粒重下降;垂直距离5cm和水平距离20cm的纹枯病病菌均能引起玉米植株发病;防治适期为玉米九叶至十一叶期,也正是纹枯病的发病初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181 / 118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玉米纹枯病发病规律与防治适期 [J].
吴大椿 ;
方守国 ;
秦乐业 .
湖北农业科学, 1993, (05) :23-24+6
[3]   玉米纹枯病侵染来源与侵染途径的初步研究 [J].
徐家兰,周保亚,刘逸卿,林明政 .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01) :40-40
[4]   春玉米纹枯病的药剂防治 [J].
丁旭 ;
马宏 ;
蒋海霖 .
农药, 1991, (03) :61-61
[5]   井冈霉素防治玉米纹枯病适期的研究 [J].
杨力 ;
李崇云 ;
郑健 ;
张敏 ;
叶华智 ;
不详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03) :287-290
[6]   玉米纹枯病产量损失测定和发生规律 [J].
梁继农 ;
陈厚德 ;
朱华 ;
刘文娟 ;
黄玉富 ;
刘荆 ;
赵桂东 .
植物保护学报, 1997, (02) :101-106
[7]   玉米纹枯病侵染循环规律研究初报 [J].
彭剑 .
植物病理学报, 1994, (04) :309-309
[8]  
植病研究方法[M]. 农业出版社 , 方中达 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