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汽收支的时空变化与环流特征

被引:8
作者
张增信 [1 ,2 ,3 ]
姜彤 [4 ]
张金池 [2 ]
张强 [1 ,4 ]
刘宣飞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5] 不详
关键词
水汽收支; 趋势分析; 大气环流; 长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1961-2005年长江流域水汽收支的时空变化及环流特征,发现:1)长江流域春季、秋季、冬季和年均水汽收支下降,而夏季增加;长江上游除夏季外均变化显著,中下游则只有春季、夏季和秋季变化显著;2)长江中下游各季节及年水汽收支与降水的关系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夏季关系最好,而长江上游只有春季和秋季通过显著性检验;3)夏季长江流域水汽输送下降,但水汽收支却增加,可能与东亚夏季风减弱有关,而东亚夏季风的减弱可能与东亚大陆上空低层大气位势高度显著增强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33 / 7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上游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J].
周长艳 ;
李跃清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5, (05) :18-22
[2]   长江流域水汽收支与高原水汽输送分量“转换”特征 [J].
苗秋菊 ;
徐祥德 ;
张胜军 .
气象学报, 2005, (01) :93-99
[3]   全球变暖、长江水灾与可能损失 [J].
姜彤 ;
施雅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2) :277-284
[4]   青藏高原—季风水汽输送“大三角扇型”影响域特征与中国区域旱涝异常的关系 [J].
徐祥德 ;
陶诗言 ;
王继志 ;
陈联寿 ;
周丽 ;
王秀荣 .
气象学报, 2002, (03) :257-266+385
[5]   中国上空的涡动水汽输送 [J].
刘国纬 ;
崔一峰 .
水科学进展, 1991, (03) :145-153
[6]   我国大气中平均水汽含量与水分平衡的特征 [J].
陆渝蓉 ;
高国栋 .
气象学报, 1984, (03) :301-310
[7]  
中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水分收支与水分循环[D]. 赵瑞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4
[8]  
全球水循环与水资源[M]. 气象出版社 , 王守荣等编著, 2003
[9]  
东亚季风[M]. 气象出版社 , 陈隆勋等著, 1991
[10]   Changing feature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during 1961–2002 [J].
Zengxin Zhang ;
Qiang Zhang ;
Tong Jiang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7, 17 :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