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吸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10
作者
罗不凡
刘伟佳
潘冰莹
陈健
梁伯衡
机构
[1]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吸烟; 居民; 流行病学; 因素分析,统计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吸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4年4-8月对广州市13个区(县级市)年龄在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询问调查,调查其吸烟状况及16个可能相关因素,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5 205人,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和重型吸烟率分别为23.3%、20.5%、18.4%、7.9%,标化率分别为21.3%、19.0%、17.1%、7.2%;男性吸烟率(46.5%)均高于女性(2.1%),男性吸烟率、现吸烟率、常吸烟率、重型吸烟率均在35~54岁达到峰值,然后缓慢下降;女性吸烟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开始吸烟的年龄平均为20.7岁(中位数20岁),男性(20.58岁)早于女性(23.73岁);平均每天吸烟量为15.3支,男性平均吸烟量(15.4支)高于女性(11.4支);吸烟的种类以吸有过滤嘴香烟为主。年龄、性别、地区、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住房类型、喝酒、体育锻炼、家人吸烟人数占家庭人口比例是影响居民现吸烟率的相关因素。结论吸烟仍然是广州市面临的一个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不同目标人群,采取综合控烟措施,减少烟草使用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29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胆固醇水平人群吸烟与冠心病死亡的关系 [J].
姜斌 ;
何耀 ;
封康 ;
朱善香 ;
李良寿 ;
李兰荪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6, (06) :389-391
[2]   全球烟草控制进展 [J].
姜垣 .
中国健康教育, 2006, (06) :463-465+438
[3]   烟草的危害、流行特点及控制策略 [J].
杨焱 .
中国健康教育, 2006, (05) :387-389
[4]   中国居民吸烟行为的现状分析 [J].
马冠生 ;
孔灵芝 ;
栾德春 ;
李艳平 ;
胡小琪 ;
王京钟 ;
杨晓光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5, (05) :195-199
[5]   广东省≥15岁居民吸烟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许燕君 ;
马文军 ;
徐浩锋 ;
李剑森 ;
聂少萍 ;
李海康 ;
陈美芬 ;
傅传喜 ;
不详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5, (08) :899-901
[6]   中国人群2002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 [J].
杨功焕 ;
马杰民 ;
刘娜 ;
周灵妮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02) :5-11
[7]   中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烟草危害(二):死亡率前瞻性研究的早期结果 [J].
纽式如 ;
杨功焕 ;
陈铮鸣 ;
王俊玲 ;
王公昊 ;
何兴舟 ;
HelenSchoepff ;
JillianBoreham ;
潘洪潮 ;
RichardPeto ;
翁心植 .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1999, (01) :27-29
[8]   中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烟草危害(一):100万死亡人群的回顾性比例死亡率研究 [J].
刘伯齐 ;
RichardPeto ;
陈铮鸣 ;
JillianBoreham ;
吴燕萍 ;
黎均耀 ;
TCollinCampbell ;
陈君石 ;
乌正赉 .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1999, (01) :18-27
[9]   广州市10种人群吸烟现状调查与分析 [J].
欧阳炳惠 ;
曾立断 ;
何秀芳 ;
黄燕萍 ;
罗伟英 ;
李茳 ;
不详 .
中国健康教育 , 1998, (06) :19-21
[10]  
中国西部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