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煎煮方法对大黄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1.对大黄蒽醌含量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王跃生
陈馥馨
刘雪峰
易红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关键词
煎煮方法; 大黄蒽醌; 酒浸; 水浸; 浸出; 煎煮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了十种煎煮法,以比较其对大黄蒽醌提出率的影响,即①水浸30min煎煮至沸,持续30mem;②不浸,煎煮至沸,持续30min;③水浸30min,煎煮至沸,持续10min;④水浸30min,煎煮至沸,持续60min;⑤水浸30min,煎煮至佛,持续120min;⑥沸水直接煎煮10min(后下);⑦沸水热浸10min;⑧45°酒浸12h,煎煮至沸,持续10min;⑨30°酒浸12h,煎煮至沸,持续10min;⑩水浸12h,煎煮,至沸持续10min。结果表明,大黄后下或用酒浸一宿,大黄蒽醌提出率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