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对省财政转移支付的决定因素:公平、议价、还是效益?

被引:14
作者
詹晶
机构
[1]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财政均等化; 议价能力; 经济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45 [财政支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自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分配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弥补地方财力的不足,中国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以满足地方政府运行和公共服务提供的需要。但是这些数额巨大的财政转移支付到底是如何分配的呢?由于财政转移支付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实现地方财力的均等化,那么财政转移支付的分配遵循了公平原则吗?文章通过对1994年至2006年间中央对各省财政转移支付的面板数据分析,试图找到一些能够解释转移支付在各个地区分配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的分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遵从了均等化原则并反映了地方政府的议价能力,但更大程度上追求的还是经济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地方政府行政运行成本控制与核算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王华新主编, 2004
[2]  
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M]. 中信出版社[美]黄佩华(ChristineP.W.Wong)等著, 2003
[3]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J] . Hehui Jin,Yingyi Qian,Barry R. Weingast.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05 (9)
[4]  
Political Institutions, Provincial Interests,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Reformist China[J] . Fubing Su,Dali L. Yang.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 2000 (24)
[5]  
Together Again: The Fiscal Cost of German Unity[J] . The Brookings Review . 199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