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源区水土流失空间结构遥感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志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黄河河源区; 水土流失; 空间结构特征; 成因机理;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1999.06.010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引进景观生态学的空间结构分析思路,水土流失空间结构的4 个主要元素是斑块、廊带、基面和边缘带。根据黄河河源区地质调查所获实际资料和遥感影象信息,从3 个不同的等级层次对河源水土流失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河源区水土流失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因素联合控制,但后者的作用更为重要,而且导致了河源新的危害性更大的水土流失类型。河源的水土保持措施是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制止短期经济行为。具体途径是(1) 保护草场;(2) 实施植被、栅栏护岸工程;(3) 沙金矿开采后的植被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概念、指标与案例[J]. 王仰麟,赵一斌,韩荡.地球科学进展. 1999(03)
[2]   基于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河流输沙量的计算 [J].
陈曦川 ;
钟劭南 ;
严慕绥 .
水文, 1998, (06) :15-19
[3]   黄河源区的古冰川与古环境探讨 [J].
郑本兴 ;
王苏民 .
冰川冻土, 1996, (03) :20-28
[4]   牧地围栅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J].
L.B.Owens ;
卿太明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6, (03)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