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4年北京地区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1
作者
张长青 [1 ,2 ]
方向华 [1 ]
刘宏军 [1 ]
李淑婷 [1 ]
李宁燕 [3 ]
郑颖 [3 ]
汤哲 [1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部
[2] 北京市普仁医院神经内科
[3] 北京市宣武区广外医院内科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流行病学因素; 患病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调查社区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北京市选择约10万人口的自然人群,登记2003年1月—2004年12月该社区所有新发或复发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卒中患者PSD患病情况。共登记380例卒中患者,其中276例符合入选标准并有完整资料,平均年龄(67.5±8.2)岁,卒中病程中位数为11.5个月。结果PSD总患病率为65.2%(180/276),其中轻、中、重度PSD分别占45.0%、47.2%和7.8%。卒中后6个月内、6~18个月、18个月以上的PSD患病率分别是66.2%、60.2%和73.9%,卒中后6个月内重度PSD患病率最高,达12.3%。PSD患病与左利手、在区县级医院就诊、日常生活依赖、认知功能异常相关,但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卒中病程、卒中发作次数、高血压或心脏病史无显著相关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仅左利手与PSD患病相关。结论60%以上的社区卒中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PSD,PSD与在区县级医院就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认知功能异常、左利手相关。对于有以上相关因素的卒中患者,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神经病学临床评定量表.[M].邓亚仙[等]著;王拥军主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
  • [2] 抑郁症.[M].蔡焯基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 [3] A prospective study of predictor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Carota, A
    Berney, A
    Aybek, S
    Iaria, G
    Staub, F
    Ghika-Schmid, F
    Annable, L
    Guex, P
    Bogousslavsky, J
    [J]. NEUROLOGY, 2005, 64 (03) : 428 - 433
  • [4] Self-care self-efficacy, quality of life, and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Robinson-Smith, G
    Johnston, MV
    Allen, J
    [J].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2000, 81 (04): : 460 - 464
  • [5] 北京市55岁以上人群1992年和2000年脑卒中患病率和残疾率情况及变动趋势
    方向华
    汤哲
    项曼君
    Zachary Z
    陈彪
    吴晓光
    刘宏军
    刁丽君
    [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 (01) : 32 - 35
  • [6] 脑卒中后抑郁210例临床分析
    徐心耕
    [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04) : 92 - 93
  • [7] 卒中后抑郁流行病学研究现况
    张长青
    方向华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01) : 63 - 65
  • [8] 卒中后老年患者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逄涛
    逄艳丽
    崔志红
    [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5, (01) : 19 - 21
  • [9] 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
    吴丹红
    李宗兰
    沈向英
    李承晏
    [J]. 临床内科杂志, 2004, (03) : 160 - 162
  • [10] 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龙洁
    刘永珍
    蔡焯基
    柴滨
    陆菁菁
    贺佳丽
    任艳萍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03) : 20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