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派的形成及其代表性成果

被引:3
作者
张永彬
机构
[1] 复旦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国际经济法学; 中国特色学派; 代表性成果; 陈安教授力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 [国际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权威学者对本学科的开拓和研究多有建树。其中的新鲜知识,值得学习。但是,其中的某些关键性学术观点,却弥漫着或残留着浓烈的殖民主义、扩张主义、霸权主义气息,流毒全球,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弱势群体的国际平权地位和合法权益。陈安教授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第三世界国际弱势群体的共同立场,独立思考,长期致力于探索和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投身国际争鸣,提出诸多开创性的新见解,为中国和国际社会弱势群体"依法仗义执言",提供维护其应有平等权益的法学理论武器,积30年之功,荟萃而成五卷本《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310万字)这部鸿篇力作。学界认为,这部力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很高的学术水平,堪称"独树中华一帜,跻身国际前驱",可谓"一剑淬砺三十年"。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派的初步形成。本文対贯穿全书的陈安教授的基本学术思想、学术理念和学术追求,加以梳理、概括和评介。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问题与主义”中的“问题”——读《国际经济法学专论》 [J].
车丕照 .
政法论坛, 2005, (01) :189-191
[4]   国际投资争端仲裁研究的力作 [J].
张乃根 .
中国图书评论, 2002, (05) :43-45
[5]   美国1994年“主权大辩论”及其后续影响 [J].
陈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146-152
[6]   论国际经济法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和独立性 [J].
陈安 .
国际经济法论丛, 1998, 1 (00) :9-64
[7]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J].
李双元 .
法学家, 1996, (06) :3-11
[9]   从难从严训练 成果人才并出 [J].
刘智中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88, (05)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