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治理的历史逻辑与时代要求

被引:14
作者
张炜 [1 ,2 ]
机构
[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教师行会; 外部治理主体; 高等教育哲学; 中国特色;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2.01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大学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客观看待中世纪欧洲的大学治理,避免过分夸大教师行会的作用;认真梳理美国大学治理的变革,特别是外部治理主体的影响;不断深化大学治理的哲学思考,科学分析认识论哲学、政治论哲学与大学治理的关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制度,提高政治站位,完善制度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方向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高等教育机构管理发生转向?.[N].卡塞尔综合大学;格奥尔格·克鲁肯 ;李怡宁;.社会科学报.2014,
[2]   新中国高等教育70年的回顾与展望 [J].
刘献君 .
高等教育研究, 2019, 40 (11) :1-8
[5]   教授治校与大学治理 [J].
张炜 .
高等教育研究, 2018, (06) :51-58
[6]   大学发展逻辑、组织形态与治理模式的变迁 [J].
李立国 .
高等教育研究 , 2017, (06) :24-31
[7]   论英国中世纪晚期大学教育的世俗化问题 [J].
孙静怡 .
史学集刊, 2014, (05) :109-117
[8]   罗素案件与美国公立院校学术自由的危机与困境 [J].
孙碧 .
大学教育科学 , 2014, (01) :78-85
[9]   中世纪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 [J].
熊华军 ;
俞芙蓉 .
教师教育研究 , 2013, (04) :74-78+96
[10]   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统一”原则及其在美国现代大学中的改造 [J].
朱宇波 ;
谢安邦 .
教师教育研究 , 2012, (02) :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