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造礁生物演化及生物绝灭事件对礁丘发育的控制作用──以中国南方震旦纪至三叠纪生物礁丘为例

被引:2
作者
金善燏
鞠天吟
杨达铨
林国为
陆俊明
机构
[1] 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杭州
关键词
生物演化; 生物礁; 控制作用; 华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1 [演化];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造礁生物演化经历了六个主要发展阶段,具有全球性演化规律特征,其盛衰变化在中国南方礁丘的时代分布上反映较为醒目。早泥盆世至晚泥盆世早期,为生物礁发育的首次鼎盛期,已发现的礁体达97个,而至今尚未发现晚泥盆世晚期(法门期)的生物礁;二叠纪是第二次鼎盛期,已发现该时期的礁丘达148个之多,生物特征明显,而至今也尚未发现早三叠世时期的礁体。中国南方这一礁丘时代分布特征恰好与 F/F和T/P两次全球性巨大生物绝灭事件相吻合。因此在南方寻找生物礁型油气藏时,除了应当重视本区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外,还应极大地注意全球性生物演化规律的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