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Reid种质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

被引:29
作者
高翔
陈泽辉
祝云芳
赵晓燕
沈建华
曹绍书
机构
[1]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
[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 贵州贵阳
[3] 贵州贵阳
[4] 贵州贵阳
关键词
中国; 玉米; 美国Reid种质; 杂优模式; 研究; 应用; 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Reid种质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优良玉米自交系5003、U8112、掖478、掖107、铁7922、丹9046等和玉米杂交种掖单2、4、12、13号、沈单7号、本玉9号、成单14、雅玉2号、登海11、郑单958和东单60等对中国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做出了巨大贡献。其间利用的主要杂优模式为美国Reid与旅大红骨、四平头、Lancaster、美国P78599种质、综合种选亚群和Suwan亚群等。新世纪如何继续沿用原有杂优模式和创建新的杂优模式都值得玉米育种家高度重视,为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再上新的台阶奠定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3+136 +1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2003年国审玉米品种介绍 [J].
孙世贤 .
玉米科学, 2004, (S1) :132-144
[2]   贵州玉米品种(组合)杂优模式初探 [J].
高翔 ;
陈泽辉 ;
祝云芳 .
玉米科学, 2004, (S1) :20-21+23
[3]   浅析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玉米种质在西南山区玉米育种利用的策略附视频 [J].
高翔 ;
陈泽辉 ;
祝云芳 .
种子, 2004, (09) :70-72
[4]   我国历年各地育成的玉米杂交组合一览表 [J].
赵克明 .
玉米科学, 2003, (S1) :100-120
[5]   我国玉米育种中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的作用及其再利用 [J].
高翔 ;
陈泽辉 ;
祝云芳 .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03) :98-101
[6]   选育“四早号”系列杂交种的回顾 [J].
郭海鳌 .
玉米科学, 2002, (04) :8-9
[7]   玉米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J].
张世煌 .
作物杂志, 1998, (S1) :84-85
[8]   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与杂优模式构建的初步研究 [J].
彭泽斌 ;
刘新芝 ;
傅骏骅 ;
李连城 ;
黄长玲 .
作物学报, 1998, (06) :711-717
[9]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曾三省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0, (04) :1-9
[10]  
实用玉米自交系[M]. 气象出版社 , 曹广才等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