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马克思的工资理论

被引:21
作者
方敏
赵奎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资本主义工资; 劳动力价值; 资本积累; 阶级斗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0 [劳动经济理论];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工资的时候,为我们提供了三种不同的理论视角,即劳动力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本文通过分析这三种理论的内涵,并与其他学说进行比较,认为它们并非互相独立或不相干的。劳动力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工资理论的起点。资本积累理论是理解资本主义工资运动规律的枢纽。资本的运动决定了工资的运动,从而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两极。由此,马克思提出了一个与劳动价值论逻辑一致并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生地决定的工资理论。它向我们揭示了隐藏在具有表面的平等假象的劳动力市场背后的、起支配作用的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7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基础.[M].(美) 罗默 (Roemer;J.E.)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超越《资本论》.[M].(加) 莱博维奇;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  
金融资本.[M].[德]希法亭(Hilferding;Rudolf) 著;福民等 译.商务印书馆.1994,
[4]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英)A.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
[5]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英]李嘉图(D·Ricardo) 著;郭大力等 译.商务印书馆.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