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合作社会的三大转变——兼评《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

被引:1
作者
张乾友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服务型政府研究所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人类迈向合作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随着"新社会运动""社团革命"以及各种跨国行动的广泛出现,国与国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不同组织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形式的合作方兴未艾,让当代社会呈现出了与以往极为不同的特征。然而,受限于近代以来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认识范式与思维习惯,当代主流理论研究对于合作社会的生成则似乎有些无动于衷,至少是反应迟缓,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2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LIVING WITH CONFLICT - REPRESENTATION IN THE THEORY OF ADVERSARY DEMOCRACY [J].
MANSBRIDGE, JJ .
ETHICS, 1981, 91 (03) :466-476
[2]   论社会治理中的知识 [J].
张康之 .
学海, 2014, (05) :20-28
[3]  
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M].张康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4]  
包容与民主.[M].(美) 杨 (Young;I.M.) ;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5]  
正义的理念.[M].(印) 森;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  
宪法的领域.[M].波斯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  
共同体与社会.[M].(德)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