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多数人”与“最少受惠者”——两种正义观的伦理基础及其模糊性

被引:6
作者
郭夏娟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分配正义; 功利主义; 最大多数人; 差别原则; 最少受惠者;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1.10.007
中图分类号
D091 [世界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与罗尔斯"正义论"两种立场迥异的分配正义观中,两个社会群体分别成为各自伦理判断的基础,即"最大多数人"与"最少受惠者"。然而,两者都未能确定无疑地界定谁是真正的"最大多数人"或"最少受惠者",导致两种分配伦理原则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难。功利主义用"最大多数人"替代"全体人",致使其界定的"最大幸福"含义模糊不清,据此,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很难准确判断特定的受惠对象,最终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换取"最大多数人"的幸福。罗尔斯则将正义原则建立在"最少受惠者"利益基础之上,克服了功利主义"最大多数人"的不确定性,以收入指标确定"最少受惠者"地位,但对个人标准的表述却又过于具体与特殊,以至于无法给出一个清晰的标准,同样给决策者以模棱两可的信息。由于两种正义观的理论矛盾并非通过其自身的理论修正可以克服,因而需要在冲突中相互吸收与融合才能得以消解。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罗尔斯[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澳)乔德兰·库卡塔斯,(澳)菲利普·佩迪特著, 1999
[2]  
John Stuart Mill ’’ 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David D.Raphael. Routledge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