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的人本主义

被引:3
作者
张宇润
机构
[1] 安徽大学法学院暨经济法制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人本主义;
D O I
10.16502/j.cnki.11-3404/d.2008.01.006
中图分类号
D091.6 [社会主义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出发,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历史的产物,是具体的、现实的人。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真正地认识人,从而实现人类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因此,社会主义的人本主义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人本主义,是一种原则和方法,也就是在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充分地重视人,发挥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J].胡乔木;.新华文摘.1984, 03
[2]  
企业家容易迷失的误区..姜汝祥;.安徽商报.2006,
[3]  
马克思的生存论与意识哲学批判..张有奎;.光明日报.2005,
[4]  
宪政的理念与机制.[M].季金华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5]  
冲突与整合.[M].侯惠勤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  
资本论.[M].(德)卡尔·马克思著;王君琦译;.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
[7]  
福柯的面孔.[M].汪民安等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8]  
人类的由来.[M].[英]达尔文(C·Darwin) 著;潘光旦;胡寿文 译.商务印书馆.1983,
[9]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