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及其深源包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61
作者
赵欣
喻学惠
莫宣学
张瑾
吕伯西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云南地质科学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5] 云南昆明
关键词
滇西; 富碱斑岩; 深源包体; 钾玄岩; 地球化学; 壳幔相互作用; 岩石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滇西地区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产出了一套第三纪富碱斑岩 ,其中包含有多种类型的深源包体 ,它们对于了解滇西地区的地幔组成与演化及壳幔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介绍了鹤庆六合、剑川新华、甸心和石鼓小桥头等地的富碱斑岩及其深源包体的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通过对寄主岩及其包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同位素的分析 ,运用多种地球化学判别图解并结合实验岩石学和相平衡的研究结果 ,认为研究区的富碱斑岩属于钾玄岩系列的岩石 ,主要形成于后碰撞弧环境 ;富碱斑岩起源于滇西加厚地壳的下部 (约 5 5km处 ) ,源区岩石应是榴辉岩相的岩石 ;富碱斑岩的源区具有EMⅡ型富集地幔的地球化学特征 ,其成因可能和下地壳岩石与具有俯冲残留洋壳特征的地幔的混合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