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西北长城纪宣龙式铁矿层中微体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10
作者
杜汝霖
李凤臣
李培菊
梁新
刘敏
胡华滨
刘志礼
机构
[1] 河北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南京大学石家庄市,石家庄市,石家庄市,石家庄市,石家庄市,石家庄市
关键词
宣龙式铁矿; 肾状赤铁矿; 串岭沟组;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2.02.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笔者等在冀西北长城系串岭沟组宣龙式铁矿层中发现的微体植物化石,这些化石都保存在铁质叠层石(肾状赤铁矿)和铁质核形石(鲕状赤铁矿)的基本层中。微化石以丝状体为主,部分为球状体。归属于原核生物蓝藻门颤藻科的两个属和色球藻科的一个属。化石层同位素年龄约在1800—1757Ma。这些化石与北美冈弗林特组微化石比较,既有些相似,又有些区别。该化石的发现为研究铁矿的成因,指示沉积环境及层位对比都很有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9+202 +20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化石藻类学导论.[M].刘志礼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前寒武纪生命演化与化石纪录.[M].张 昀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  
海藻学概论.[M].李伟新;朱仲嘉等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4]   从燕山地区震旦地层同位素年龄论中国震旦地质年表 [J].
锺富道 .
中国科学, 1977, (02) :15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