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

被引:60
作者
薛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竞争反不正当竞争; “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近年以来,有部分学者和法官提出"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并试图将其推广为调整互联网竞争秩序的法律标准。本文认为,"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不能用以作为司法对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原因在于:该原则的适用会导致裁判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出现明显偏误,且会产生司法抑制竞争的客观效果。同时,作为一项司法原则,"非公益必要不干扰"缺乏实体法上的规范依据,并会导致操作层面的一系列问题。因而,对互联网竞争秩序的司法界定,仍应回归《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之中,寻求稳妥周全的解决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互联网竞争的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 兼评百度诉360插标和修改搜索提示词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J].
石必胜 .
电子知识产权, 2014, (04) :30-37
[3]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创新性适用.[M].孔祥俊;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
[4]  
批判民法学的理论建构.[M].薛军;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理解与适用.[M].奚晓明;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
[6]  
认真对待权利.[M].(美) 德沃金; 著.上海三联书店.2008,
[7]  
侵权行为法.[M].(德) 福克斯; 著.法律出版社.2006,
[8]  
反不正当竞争法原理.[M].孔祥俊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9]  
法律论证理论.[M].(德)罗伯特·阿列克西(RobertAlexy)著;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