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程地质的学科价值与学科发展

被引:12
作者
伍法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学科价值; 学科发展; 基础理论; 新特点; 学科发展途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 [工程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工程地质是一门认知工程-地质相互作用规律和过程的科学,它的使命是保障人类工程活动的安全。工程地质学科的基本理论形态包括"成因演化论"、"结构控制论"和"相互作用论",这些理论有着相通的思想方法,就是成因决定结构,结构控制行为,工程地质过程是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随着我国近期工程建设的规模增大,埋藏加深,地质条件更复杂,由此带来的工程地质问题表现出显著的新特点,即研究对象大、深、动、热凸现,工程地质过程水、岩、温、化耦合,已有理论遭遇挑战,工程地质过程研究需要扩充。工程地质学科近期需要加强地质体工程性质研究、工程地质动力过程研究,以及地质环境研究。地质、地球物理、力学、工程科学的结合是工程地质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理论、技术方法与实践并重的模式是工程地质学科发展的基本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危机与重塑:论工程地质学的发展——“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论坛学术总结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7, (05) :718-720+606
[2]   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工程地质学的机遇与挑战 [J].
黄鼎成 .
工程地质学报, 2006, (06) :721-727
[3]   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战略的思考 [J].
施斌 .
工程地质学报, 2005, (04) :433-436
[4]   工程地质学的未来在中国 [J].
黄鼎成 .
工程地质学报, 2004, (04) :337-342
[5]   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工程地质学 [J].
黄润秋 .
工程地质学报, 2004, (04) :361-366
[6]   地圈动力学——地质环境、灾害与工程研究基础 [J].
王思敬 .
工程地质学报, 2004, (02) :113-117
[7]   工程地质学的任务与未来 [J].
王思敬 .
工程地质学报, 1999, (03) :195-199
[8]  
中国工程地质学[M]. 科学出版社 , 张咸恭等著, 2000
[9]  
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M]. 地震出版社 , 孙广忠著, 1993
[10]  
非线性工程地质学导引[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秦四清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