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两种误读

被引:1
作者
孔陆泉
机构
[1]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个人所有制; 基本经济制度; 完善;
D O I
10.13317/j.cnki.jdskxb.2008.03.014
中图分类号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的讨论,除了重建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的传统理解之外,又冒出了以股份制作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形式,形成以个人私有为基础的均富状态的新的理解。这两种理解都是对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的误读。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对于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
[2]  
资本论Azi ben lun.[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4]   论“重建个人所有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兼评谢韬、辛子陵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试解 [J].
王成稼 .
当代经济研究, 2007, (10) :36-40+73
[5]   对“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辨析 [J].
王成稼 .
当代经济研究, 2004, (10) :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