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里海盆地东缘巨厚盐岩区盐下构造的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20
作者
代双河 [1 ]
高军 [2 ]
臧殿光 [2 ]
刘文利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关键词
盐丘; 盐下构造; 精细解释技术; 速度分析; 模型正演; 古构造恢复;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6.03.01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滨里海盆地东缘隆起带下二叠统是一套巨厚的膏盐层,局部发育多个巨厚盐丘,厚度从200~3500m不等。由于盐丘与围岩(上二叠统碎屑岩)之间存在巨大速度差异,造成盐下石炭系目的层地震反射层在盐丘部位出现构造上拉的现象。如何通过盐下构造地震解释方法研究来准确恢复盐下构造形态,成为制约研究区勘探突破和增储上产的关键。经过多年对盐下构造解释方法的研究,本文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盐丘发育区及类似地质特征地区进行精细解释的方法,包括速度分析技术、模型正反演技术、古构造恢复技术等。这些技术对于恢复盐下地层相对真实的构造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07+322+362+16 +3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克拉苏构造带盐上层与盐下层构造高点关系及石油地质意义 [J].
张君劼 ;
陈书平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 (04) :484-487+500
[2]  
地震勘探原理.[M].陆基孟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
[3]  
石油勘探构造分析.[M].王燮培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