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桉树人工林菌根合成及其多样性研究(英文)

被引:2
作者
陈应龙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张美庆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混合菌根; 生物多样性; 华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39 [桉];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桉树人工林菌根真菌资源和菌根类型进行了调查 .对采自广东、云南 15个桉树林地的根系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 ,结果证实了在自然土壤中桉树能形成不同类型的菌根 ,检查的根样在不同程度上均有菌根菌的感染 .其中 ,有 4个人工林的根系样品AM感染率在 50 %以上 ,另有 4个根样ECM感染根段长超过 50m .调查发现林分年龄大小对菌根形成及菌根类型有一定的影响 ,表现在幼林及过熟林菌根感染率均较低 ,而 4~ 7年生按树林菌根感染率相对较高 ,在同一根系上AM与ECM菌间存在一定的竞争性 .在菌根菌资源方面 ,从总体上来说 ,我国南方菌根菌资源较少 ,尤其是ECM菌 .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南方桉树人工林根际土壤中有AM菌 2 8种 ,隶属于 4个属 ,其中以球囊霉属真菌最多 ,占 6 4 % ;地球囊霉在所采集的土样中出现的频度最高 .南方 15个桉树人工林中发现有 17种ECM菌 ,隶属 10个属 ,其中彩色豆马勃、多根硬皮马勃、光硬皮马勃等菌种在两广地区许多桉林中较常见 ,云南地区则多以黄须腹菌、硬皮马勃等菌较多 .这些ECM菌通常生长于松树林中 ,能否与引进的桉属树种形成较好的菌根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自然条件下混合菌根的形成及真菌间的竞争关系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Coinoculation efficacy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 on Pinus patula seedlings in a nursery [J].
Reddy, MS ;
Natarajan, K .
MYCORRHIZA, 1997, 7 (03) :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