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肥力退化机理研究

被引:75
作者
赵兰坡
王鸿斌
刘会青
王艳玲
刘淑霞
王宇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长春
关键词
松辽平原玉米带; 黑土; 肥力退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田间调查和土壤肥力指标分析,探讨了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肥力退化的原因和机理。结果发现,现行的以小四轮拖拉机为主要动力的耕作制度下,土壤剖面中耕层与犁底层的界面为“波浪型”,而年年进行秋翻的玉米田,其耕层与梨底层的界面为“平面型”。而且两者耕层土壤的养分含量和理化性质等指标也有明显差异。研究还发现,现行的以无机氮磷肥为主的施肥制度和玉米连作种植制度对土壤养分平衡有很大影响。因此认为,现行的不合理的耕作、施肥及玉米连作制度是导致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肥力退化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利用燃煤飞灰作为时间标记物评价坡耕地黑土侵蚀物质和有机碳的再分配 [J].
方华军 ;
杨学明 ;
张晓平 ;
梁爱珍 .
土壤学报, 2005, (01) :16-23
[2]   施肥对土壤不同碳形态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沈宏 ;
曹志洪 ;
徐志红 .
土壤学报, 2000, (02) :166-173
[3]   施用作物秸秆对土壤的培肥作用 [J].
赵兰坡 .
土壤通报, 1996, (02) :76-78+72
[4]   微团聚体的保肥供肥性能及其组成比例在评断土壤肥力水平中的意义 [J].
陈恩凤 ;
周礼恺 ;
武冠云 .
土壤学报, 1994, (01) :18-25
[5]   关于土壤肥力研究的几点认识 [J].
陈恩凤 ;
武冠云 ;
周礼恺 .
土壤通报, 1989, (04) :187-188+163
[6]   土壤肥力实质的研究Ⅲ.红壤 [J].
周礼恺 ;
严昶昇 ;
武冠云 ;
陈恩凤 .
土壤学报, 1986, (03) :193-203
[7]   有机无机复合与土壤肥力 [J].
熊毅 .
土壤, 1982, (05) :161-167
[8]   耕作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熊毅 ;
徐琪 ;
姚贤良 ;
朱兆良 .
土壤学报, 1980, (02) :101-119+202
[9]  
吉林土壤[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编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