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石质边坡生态恢复方法探讨

被引:16
作者
郭和蓉
卢小良
廖宗文
毛小云
叶振邦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
[2]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石质边坡; 生态恢复; 基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介绍了香港几种石质边坡生态恢复方法 ,评价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指出了现有生态恢复方法中普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途径 ,提出植物生长基质问题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和搭配问题是能否在陡峭的石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生长能力的功能系统 ,最终使坡面与当地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第四纪红土侵蚀区优良水土保持草种试验研究 [J].
万凤英 .
江西水利科技, 2002, (03) :168-171
[2]   三裂叶蟛蜞菊对花生化感作用的生理生化机理 [J].
聂呈荣 ;
曾任森 ;
黎华寿 ;
任永浩 ;
黄京华 ;
程莉琼 ;
不详 .
花生学报 , 2002, (03) :1-5
[3]   岩石边坡护坡绿化技术应用研究 [J].
许文年 ;
王铁桥 ;
叶建军 .
水利水电技术, 2002, (07) :35-36+40
[4]   香港地区滑坡的特征及防治 [J].
阚京梁 .
铁道工程学报, 2001, (01) :92-96+75
[5]   岩质坡面喷混快速绿化新技术浅析 [J].
章梦涛 ;
付奇峰 ;
吴长文 .
水土保持研究, 2000, (03) :65-66+75
[6]   岩石边坡生态护坡研究简介 [J].
张俊云 ;
周德培 ;
李绍才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4) :36-38
[7]   复合污泥堆肥施用于高速公路绿化带效果的研究 Ⅰ.中央分隔带、护坡及转盘不同植物的生长响应 [J].
薛澄泽 ;
杜新科 ;
张增强 ;
崔文社 ;
马芸 ;
高鹏程 ;
高坤瑞 ;
唐新保 ;
孟昭福 ;
杨毓峰 .
农业环境保护, 2000, (04) :204-208
[8]   土壤植被系统及其坡面生态工程意义 [J].
周跃 .
山地学报, 1999, (03) :33-38
[9]   植物固坡的力学简析 [J].
王可钧 ;
李焯芬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8, (06) :687-691
[10]   蟛蜞菊的生化他感作用及生化他感作用物的分离鉴定 [J].
曾任森,林象联,骆世明,曾强,谭惠芬 .
生态学报, 1996, (01)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