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间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要素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分析

被引:5
作者
庞瑞芝
王卢羡
张泉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转型期间; 工业企业; 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06 [能源管理];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1 ;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工业部门35个行业1994-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经济转型期间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工业部门增长以能源低效为特征,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效率都偏低,工业增长模式依旧粗放,重化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为此,应建设节能降耗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将能耗与环境污染指标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变政府垄断的能源定价方式,改革能源管理体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124 +124-1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市场化改革与电力行业效率:基于DEA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分析 [J].
李永来 .
当代经济科学, 2009, 31 (01) :59-64+126
[2]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魏楚 ;
沈满洪 .
管理世界, 2007, (08) :66-76
[3]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J].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49-58
[4]   我国主要沿海港口的动态效率评价 [J].
庞瑞芝 .
经济研究, 2006, (06) :92-100
[5]   重新重工业化不等于粗放增长和走旧型工业化道路——对吴敬琏研究员相关论述的质疑 [J].
简新华 ;
余江 .
学术月刊, 2006, (05) :88-95
[6]  
能源约束对我国潜在产出增长的影响及对策[J]. 金三林.改革. 2006 (10)
[7]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吕政主编, 2003
[8]   Estimating the linkage between energy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J].
Boyd, GA ;
Pang, JX .
ENERGY POLICY, 2000, 28 (05) :289-296
[9]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J].
FARRELL, MJ .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A-GENERAL, 1957, 120 (03) :253-290
[10]  
The Induced Innovation Hypothesis and Energy-Sav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2 Newell R,Jaffe A,Stavins R.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