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

被引:23
作者
梅传强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
关键词
刑事责任; 心理基础; 犯罪动机; 犯罪人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7.2 [犯罪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在“刑事一体化”背景下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应以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为核心。对故意犯罪而言 ,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主要表现为行为人恶劣的犯罪动机和对法律的蔑视态度 ;就过失犯罪而言 ,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主要表现为行为人人格的缺陷和对法律的轻视态度。因此 ,犯罪动机和犯罪人格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要主观依据 ,也是犯罪心理的具体表现和核心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格拉马蒂卡及其《社会防卫原理》 [J].
鲜铁可 .
中国法学, 1993, (04) :106-112
[2]   从社会防护运动角度看西方国家刑事政策的新发展 [J].
马克·安赛尔 ;
王立宪 .
中外法学, 1989, (02) :59-62
[3]   试谈青少年犯罪动机的恶性转化 [J].
陆伦章 .
心理科学通讯, 1981, (01) :14-20+63
[4]  
刑法概说(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大塚仁著, 2003
[5]  
刑事法治的理念建构[M]. 法律出版社 , 北京大学法学院编, 2002
[6]  
犯罪通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马克昌主编, 1999
[7]  
犯罪心理学教程[M]. 警官教育出版社 , 宋小明主编, 1999
[8]  
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储槐植著, 1997
[9]  
犯罪心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罗大华主编, 1997
[10]  
刑法的经济分析[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陈正云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