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共和隧道开裂段页岩蠕变本构试验及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7
作者
:
任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任松
[
1
]
姜德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姜德义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春和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藤宏伟
[
1
]
机构
:
[1]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来源
:
岩土力学
|
2010年
/ 31卷
/ 02期
关键词
:
蠕变试验;
共和隧道;
页岩;
纵向开裂;
离散元;
D O I
:
10.16285/j.rsm.2010.02.012
中图分类号
:
U452.11 [];
学科分类号
:
0814 ;
081406 ;
摘要
:
渝湘高速公路共和隧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隧道施工遇到很大困难,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多处出现纵向开裂。开裂段围岩为砂质页岩,现场实际监测资料表明,页岩层理、节理发育,易风化,亲水性较强,有水软化倾向并具有一定蠕变性。页岩的这些性质对隧道初期支护效果及隧道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对共和隧道页岩进行蠕变试验,通过系列试验得到不同应力水平下页岩的应变-时间关系曲线,建立与之适应的蠕变模型,并推导出蠕变公式,计算出公式中相应参数值。在此基础上,应用离散元数值计算方法对隧道开裂段施工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隧道围岩可能的破坏模式以及隧道锚杆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等。研究成果为隧道开裂段初期支护结构新方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撑,成功地解决了隧道初期支护纵向开裂的工程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16 / 421+426 +4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软黏土蠕变试验及其经验模型研究
[J].
卢萍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卢萍珍
;
曾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曾静
;
盛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盛谦
.
岩土力学,
2008,
(04)
:1041
-1044+1052
[2]
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应对策略——共和隧道特殊围岩结构设计方案
[J].
谷柏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木建筑设计研究二院
谷柏森
.
铁道标准设计,
2007,
(11)
:77
-80
[3]
基于非线性接触本构的颗粒材料离散元数值模拟
[J].
张洪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洪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建敏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11)
:1964
-1969
[4]
基于离散元的强度折减法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
[J].
雷远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雷远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水林
.
岩土力学,
2006,
(10)
:1693
-1698
[5]
离散元法研究的评述
[J].
刘凯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刘凯欣
;
高凌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高凌天
.
力学进展,
2003,
(04)
:483
-490
[6]
盐岩蠕变损伤关系研究
[J].
杨春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
杨春和
;
陈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
陈锋
;
曾义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
曾义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11)
:1602
-1604
[7]
微观接触颗粒岩土非线性力学分析模型
[J].
张洪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张洪武
.
岩土工程学报,
2002,
(01)
:12
-15
[8]
A case study of slope failure in a limestone quarry. YAMAGUCHI U,SHIMOTANI T. Int.J.Rock Mech.Min.Sci.&Geomech.Abstr . 1985
←
1
→
共 8 条
[1]
软黏土蠕变试验及其经验模型研究
[J].
卢萍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卢萍珍
;
曾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曾静
;
盛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盛谦
.
岩土力学,
2008,
(04)
:1041
-1044+1052
[2]
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应对策略——共和隧道特殊围岩结构设计方案
[J].
谷柏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木建筑设计研究二院
谷柏森
.
铁道标准设计,
2007,
(11)
:77
-80
[3]
基于非线性接触本构的颗粒材料离散元数值模拟
[J].
张洪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洪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建敏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11)
:1964
-1969
[4]
基于离散元的强度折减法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
[J].
雷远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雷远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水林
.
岩土力学,
2006,
(10)
:1693
-1698
[5]
离散元法研究的评述
[J].
刘凯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刘凯欣
;
高凌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高凌天
.
力学进展,
2003,
(04)
:483
-490
[6]
盐岩蠕变损伤关系研究
[J].
杨春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
杨春和
;
陈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
陈锋
;
曾义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
曾义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11)
:1602
-1604
[7]
微观接触颗粒岩土非线性力学分析模型
[J].
张洪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张洪武
.
岩土工程学报,
2002,
(01)
:12
-15
[8]
A case study of slope failure in a limestone quarry. YAMAGUCHI U,SHIMOTANI T. Int.J.Rock Mech.Min.Sci.&Geomech.Abstr . 198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