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区环境因子对藻类生长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7
作者
周贤杰 [1 ]
罗固源 [1 ]
杨清玲 [2 ]
陈刚才 [2 ]
李勇健 [2 ]
龚玲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藻类; 正交试验; 适宜生长条件; 比生长率;
D O I
10.13671/j.hjkxxb.2008.03.002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三峡库区次级河流139m回水区采集水样,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藻类培养试验,以Chla最大浓度作为指标选择适合藻类生长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当控制水样温度为20℃、光照为8000lx、活性磷酸盐和溶解无机氮浓度分别为2.86μmol.L-1、85.71μmol.L-1时藻类生长最好;磷为限制该水域藻类生长的营养元素,藻类生长氮磷元素适宜摩尔比约为30∶1.在适宜生长条件下,对数期藻细胞比生长率达到1.03d-1,稳定期Chla最大浓度达到110mg.m-3.
引用
收藏
页码:558 / 5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三峡库区重庆段浮游藻类调查及水质评价 [J].
周谐 ;
郑坚 ;
黄书铭 ;
王明书 .
中国环境监测, 2006, (04) :70-73
[2]   硝酸盐对球形棕囊藻生长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J].
王艳 ;
唐海溶 ;
蒋磊 ;
李韶山 .
植物学通报, 2006, (02) :138-144
[3]   重庆长江嘉陵江交汇段浮游藻类组成及变化 [J].
张智 ;
宋丽娟 ;
郭蔚华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6) :695-699
[4]   活性磷酸盐用标准色列快速测定 [J].
赵建平 ;
冯焕银 ;
翁燕波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6) :28-30
[5]   广西北海半岛近岸水域活性磷酸盐与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 [J].
韦蔓新 ;
赖廷和 .
台湾海峡, 2003, (02) :205-210
[6]   珠江口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J].
黄小平 ;
黄良民 .
台湾海峡, 2002, (04) :416-421
[7]   富营养化综合防治调控指标探讨 [J].
李锦秀 ;
廖文根 .
水资源保护, 2002, (02) :4-5+68
[8]   中肋骨条藻和新月菱形藻对营养盐的吸收速率及环境因素影响的研究 [J].
李铁 ;
史致丽 ;
仇赤斌 ;
王巧玲 .
海洋与湖沼, 1999, (06) :640-645
[9]  
环境微生物学.[M].乐毅全;王士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0]  
环境微生物分类与检测技术.[M].李素玉;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