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空间观测与“数字丝路”构建

被引:18
作者
郭华东
肖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空间观测; 科学认知; “数字丝路”;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6.05.006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突破性、全局性重大战略和国际倡议,其包括65个国家,44亿人口,具有范围广、周期长、领域宽、时空域等特点。文章立足于分析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优势和能力,在面临的环境、资源、能源、灾害以及全球变化等区域和全球挑战背景下,研究空间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空间观测的"数字丝路"设想,以为"一带一路"提供空间数据、环境信息与决策支持,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科技及全方位合作,以"数字丝路"服务"一带一路"世纪工程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535 / 541+483 +4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2]   海洋遥感卫星发展历程与趋势展望 [J].
林明森 ;
张有广 ;
袁欣哲 .
海洋学报, 2015, 37 (01) :1-10
[3]   “数字地球”战略及其制高点 [J].
陈述彭 .
遥感学报, 1999, (04) :247-253
[4]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M]. 海洋出版社 , 蒋兴伟,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