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米德的符号与符号自我理论

被引:4
作者
冯月季
机构
[1]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符号; 符号表意; 符号功能; 符号自我;
D O I
10.13221/j.cnki.lljj.2017.01.004
中图分类号
B712.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乔治·米德作为美国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在符号理论和自我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的贡献。米德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姿态和态度的表达形成了具有普遍表意特征的符号,符号内化为人类思维和心灵的存在状态,同时在社会交往关系中显现符号意义的表达。人的自我就是在社会交往关系中通过符号互动形成的,根本上,自我就是社会系统中一个具有弹性的符号表意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40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al Self. David.L.Miller. . 1982
  • [2] Movements of Though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George.Herbert.Mead. . 2007
  • [3] 符号学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意]乌蒙勃托·艾柯 著, 1990
  • [4] 皮尔士[M]. 中华书局 , (美)科尼利斯·瓦尔(CornelisdeWaal)著, 2003
  • [5] 心灵、自我与社会[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 米德 (Mead, 2008
  • [6] 行动与效果:美国实用主义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王元明著, 1998
  • [7] 符号自我[M]. 四川教育出版社 , (美) 威利, 2010
  • [8]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赵毅衡, 2011
  • [9] 符号学与语言哲学[M]. 百花文艺出版社 , (意)翁贝尔托·埃科著, 2006
  • [10] 结构人类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ClaudeLevi-Strauss)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