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细胞凋亡及黄芪多糖的干预作用

被引:3
作者
刘兵荣
张勇
王京娥
丁新生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出血; 凋亡; 黄芪多糖; NF-κB; 超微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神经功能缺损、细胞凋亡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模型组与治疗组均采用Ⅶ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Ⅶ型胶原酶,治疗组给予黄芪多糖25mg/kg腹腔注射,每天一次。分别于6h和1、3、5天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神经凋亡和NF-κB表达的动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术后3天血肿周围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干预后3天和5天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P<0.05),6h、1、3、5天时NF-κB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6h、1天P<0.05,3、5天P<0.01),TUNEL阳性细胞数1、3、5天时明显减少(1、3天比较P<0.05,5天P<0.01)。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亦比模型组减轻。结论:ICH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损伤有凋亡机制参与,黄芪多糖可以有效减轻脑出血后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表达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7+210 +2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神经保护的基础与临床[M]. 科学出版社 , 董为伟主编, 2002
  • [2] 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包新民,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