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反腐败力度与公众清廉感知:差异及解释——基于G省的实证分析

被引:90
作者
倪星 [1 ]
孙宗锋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反腐败力度; 清廉感知; 绩效机制; 文化机制; 信息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近年来,政府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但其是否会直接提升公众的清廉感知程度则有待经验研究的验证。通过对G省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近70%的受访公众感知到其所在的县/区党政机关总体清廉程度较低。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发现,政府反腐败力度的增强与公众的清廉感知水平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绩效、文化和信息三种机制显著影响着公众的清廉感知差异。具体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越高,其感知到的清廉水平越高;公众的腐败容忍度越高,其感知到的清廉水平越高;有行贿经历和被索贿经历的公众与没有这些经历的公众相比,前者感觉到更低程度的清廉水平。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行贿和被索贿经历会直接减少公众的反腐败工作满意度,被索贿经历比行贿经历更会降低公众的腐败容忍度,而腐败容忍度反过来也会影响公众的反腐败工作满意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腐败“零容忍”的政治文化——以香港为例[J]. 公婷,王世茹.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12(02)
[2]  
When Grapevine News Meets Mass Media[J] . Jiangnan Zhu,Jie Lu,Tianjian Shi.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 2013 (8)
[3]  
12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Management Research: A Guide for Improved Analysis[J] . Larry J. Williams,Robert J. Vandenberg,Jeffrey R. Edwards.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 2009
[4]  
Subject pool effects in a corruption experiment: A comparison of Indonesian public servants and Indonesian students[J] . Vivi Alatas,Lisa Cameron,Ananish Chaudhuri,Nisvan Erkal,Lata Gangadharan.Experimental Economics . 2009 (1)
[5]   Gender and corruption [J].
Swamy, A ;
Knack, S ;
Lee, Y ;
Azfar, O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1, 64 (01) :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