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糖割手密遗传多样性的表型分析和RAPD分析

被引:37
作者
张革民 [1 ]
廖江雄 [1 ]
黄宏套 [2 ]
黎焕光 [1 ]
容凤玉 [1 ]
杨荣仲 [1 ]
方位宽 [1 ]
闭少玲 [1 ]
贤武 [1 ]
谭芳 [1 ]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
[2] 广西民族大学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
割手密(SaccharumspontaneumL.); 蔗糖分; 遗传多样性; RAPD;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7.08.018
中图分类号
S566.1 [甘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表型性状变异分析和聚类分析,以及RAPD分子标记分析的方法,研究21份广西高糖割手密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1份高糖割手密无性系在萌芽率、分蘖率、株高、茎径、小区茎数、单茎重上的变异较大、类型多,基于该6性状的聚类分析可将21份割手密无性系划分为3个类群;对21份割手密无性系进行RAPD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发现这些高糖无性系间亦存在较丰富的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基于RAPD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将21份无性系划分为4个类群.本研究表明,21份广西高糖割手密无性系间在DNA水平上和主要性状的表型水平上均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割手密主要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J].
张革民 ;
杨荣仲 ;
刘海斌 ;
方位宽 .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06) :1127-1131
[2]   甘蔗细茎野生种(S.spontaneum)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 [J].
王丽萍 ;
马丽 ;
夏红明 ;
陆鑫 ;
蔡青 ;
范源洪 ;
陈辉 ;
刘新龙 .
中国糖料, 2006, (01) :1-4
[3]   甘蔗细茎野生种(Saccharum spontaneum L.)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研究 [J].
陈辉 ;
范源洪 ;
史宪伟 ;
蔡青 ;
张明 ;
张亚平 .
作物学报, 2001, (05) :645-652
[4]   DNA提纯方法对6种甘蔗亚族植物RAPD的影响 [J].
范源洪 ;
蔡青 ;
宿兵 ;
张亚平 .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01) :2-8
[5]   甘蔗属及近缘植物茎的比较解剖研究 [J].
陈严平 ;
李信 ;
张跃华 ;
杨世清 ;
何丽莲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S4) :573-576
[6]   海南甘蔗育种场甘蔗种质种性研究(Ⅱ) [J].
周耀辉 ;
黄鸿能 ;
殷培军 ;
符城 ;
杨业后 .
甘蔗糖业, 1997, (03) :2-7
[7]   四川割手密(S.spontaneum)资源的杂交育种利用潜力研究 [J].
陈能武,杨荣仲,吴才文,黄久凯,王贵华 .
甘蔗, 1996, (04) :1-7
[8]  
现代甘蔗育种的理论与实践[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陈如凯等著, 2003
[9]  
现代甘蔗改良技术[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李奇伟主编, 2000
[10]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郭辉军,龙春林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