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校园流行语的特点及其成因

被引:28
作者
杨文全
许艳辉
机构
[1] 四川大学
关键词
语言变异; 校园流行语; 产生方式; 心理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05 [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校园流行语以其独特的意象、普遍的知识性、诙谐的趣味性和特有的青春气息 ,给现代汉语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研究校园流行语 ,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校园文化、当代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状态和文化价值取向。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版本”的新版本 [J].
于建松 .
语文建设, 2002, (07) :24-24
[2]   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 [J].
杨文全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125-130
[3]   “韩流”来了 [J].
童盛强 .
语文建设, 2002, (01) :23-23
[4]   从黑客到骇客、红客、奇客和闪客 [J].
唐希戈 .
语文建设, 2002, (01) :22-22
[6]   70—80年代北京青少年流行语 [J].
胡明扬 ;
张莹 .
语文建设, 1990, (01) :36-40+35
[7]  
中国社会语言学[M].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郭熙著, 2003
[8]  
酷语2000[M].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钱乃荣主编, 2001
[9]  
信息化校园[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万新恒主编, 2000
[10]  
也说“酷”(Cool) .2 朱喜秋. 语文建设通讯(香港)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