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条件对养殖真鲷弧菌病病原菌毒素产生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吴后波
潘金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
[3] 广州
关键词
真鲷弧菌病; 最小弧菌; Vm-Pm毒素; 培养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1 [鱼病学];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研究了温度、酸碱度、气体环境、营养成分及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对真鲷病原菌最小弧菌Vm Pm毒素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对Vm Pm毒素的产生有显著影响 ,在 30℃培养时产量最高 ;当pH在弱碱性环境( 7.2左右 )时 ,Vm Pm毒素产量最高 ;振荡通气能极大地促进Vm Pm毒素的产生 ,显著提高其产量 ;Vm Pm毒素的产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加 ,到 36h即可达到最高水平 ,并维持至 72h ;改良海水营养培养基与普通海水营养培养基相比 ,更有利于毒素的产生 ,毒素产量可提高 1倍。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三种免疫制剂对真鲷弧菌病的免疫保护性 [J].
吴后波 ;
潘金培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05) :457-464
[2]   海水养殖真鲷弧菌病病原菌外毒素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学活性 [J].
吴后波 ;
潘金培 .
海洋与湖沼, 2002, (01) :83-89
[3]   FACTORS AFFECTING HEMOLYSIN PRODUCTION BY VIBRIO-VULNIFICUS [J].
TISON, DL ;
KELLY, MT .
CURRENT MICROBIOLOGY, 1984, 10 (04) :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