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44
作者
关印
徐兵河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关键词
乳腺肿瘤; BRCA 基因;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生存情况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的10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长期生存状况。结果中位发病年龄47岁。108例TNBC 患者中,有乳腺癌家族史者8例,卵巢癌家族史者3例,自身曾患卵巢癌者1例。浸润性导管癌占87.0%,组织学分级多为Ⅱ、Ⅲ级。T1、12期患者占92.6%,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49.1%,Ⅰ、Ⅱ期患者占75.0%。5年无病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8.1%、70.9%、72.1%和7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与 TNBC 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是 TNBC 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R=5.944,P=0.001)。结论TNBC 在我国的发病情况与白色人种相当,较黑色人种低。散发性乳腺癌可能是我国 TNBC 发病的主体。淋巴结转移是 TNBC 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经放疗和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化疗后,我国 TNBC患者的生存率与白色人种患者接近,较黑色人种患者高。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118例小肿块多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J]. 廖瑜倩,徐兵河.中华肿瘤杂志. 2007(08)
[2]   乳腺癌合并脉管瘤栓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J].
赵卫红 ;
徐兵河 ;
张频 ;
李青 ;
赵龙妹 ;
孙燕 .
中华肿瘤杂志, 2007, (02)
[3]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herapeutic options[J] . Susan Cleator,Wolfgang Heller,R Charles Coombes.Lancet Oncology . 2007 (3)
[4]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estrogen receptor (ER)‐negative, progesterone receptor (PR)‐negative, and HER2‐negative invasive breast cancer, the so‐called triple‐negative phenotype[J] . Katrina R.Bauer,MonicaBrown,Rosemary D.Cress,Carol A.Parise,VincentCaggiano.Cancer . 200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