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麦育种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32
作者
赵振东
宋建民
刘建军
刘爱峰
李豪圣
崔建民
吴祥云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河南省新乡市种子站
[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山东济南
[4] 山东济南
[5] 河南新乡
关键词
小麦育种; 产量; 品质; 繁茂性; 粒叶比; 抗旱性; 耐热性;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2003.04.001
中图分类号
S512.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回顾了近年来小麦育种工作的进展,并提出了今后小麦育种的目标和途径。小麦育种目标的制定应该包含4个方面:丰产性,稳产性,品质和生产成本。丰产性的实现要依赖生物学产量和经济系数的提高,可以通过繁茂性和粒叶比的选择来实现。目前我国品质改良的工作重点仍是提高面筋强度,应加强高分子量谷蛋白优质亚基和谷蛋白大聚体含量的选择,耐热性也是黄淮麦区品质改良的重要内容。稳产性的提高应增强品种的抗旱和耐热性能,水旱轮选是选育抗旱品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细胞膜稳定性和气-冠温差在组织和群体水平上较好地反映了植物耐热性的差异,可用于耐热品种的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冬小麦耐热灌浆与气—冠温差的关系 [J].
肖世和 ;
阎长生 ;
张秀英 ;
张文祥 .
作物学报, 2000, (06) :972-974
[2]   小麦旗叶与根系衰老的研究 [J].
岳寿松 ;
于振文 ;
余松烈 .
作物学报, 1996, (01) :55-58
[3]  
小麦品质及其改良.[M].徐兆飞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0,
[4]  
作物栽培生理研究.[M].邹琦;李德全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5]  
中国小麦学.[M].金善宝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6]  
中国小麦栽培研究新进展.[M].卢良恕主编;.农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