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乘数稳定性的实证分析

被引:22
作者
黄燕芬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调整的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Johansen协整检验; Engle-Granger两步法;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6.03.007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首次用国际通行的方法对我国的基础货币数据进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协整方法对我国货币乘数的稳定性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采用的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Engle-Granger两步法的分析结果均显示,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我国的货币乘数不稳定。因此,我国央行目前采用的以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这一框架,缺乏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96 +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在协整分析中如何处理截距和趋势 [J].
赵华 ;
潘长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01) :106-109
[2]   中国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关系的分析 [J].
秦宛顺 ;
靳云汇 ;
卜永祥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6) :20-23
[3]   我国货币供给状况的实证分析 [J].
张立华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3, (02) :51-54
[4]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产出、物价预测能力的实证研究 [J].
杨建明 .
南开经济研究, 2003, (01) :8-13
[5]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J].
夏斌 ;
廖强 .
经济研究, 2001, (08) :33-43
[6]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数量研究[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李南成著, 2005
[7]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定量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刘斌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