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信任与经济学:国内外研究评述

被引:11
作者
文建东
机构
[1] 武汉大学
关键词
信用; 诚信; 信任; 声誉; 经济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目前经济学对诚信问题的研究已经在逐渐形成,但尚未建立统一的体系和完整、一致的方法,综合国内外学术界对社会诚信问题研究的成果可以看出:(1)现有文献诚信的分析并不系统,尤其是没有明确信用、诚信、信任、声誉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2)经济学家也没有明确把诚信或社会诚信作为主题、围绕着它来研究相关问题,而是在研究其他理论问题时引入诚信的。(3)经济学家重点分析了诚信、信任和声誉对经济发展或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却很少在经济学的框架下讨论它们的形成过程。(4)即使是对诚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分析,也缺乏一般的理论模型。(5)经济学家们对诚信的零散分析多集中在对个体诚信选择和信誉资产形成方面,没有分析它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即社会诚信体系的形成。(6)对转型经济下的诚信问题的讨论也非常缺乏。(7)各种研究中,信任是非常标准的概念,有着大家一致认同的明确定义。(8)国内一些学者或机构对社会信用的具体制度建设提出了不少建议,但是这些建议缺乏理论支持,大部分建议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较差。关于诚信与信任,经济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诚信完全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可以利用经济学的理性行为模式从微观层面来解释社会诚信的形成机理。第二,诚信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第三,对诚信的测度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诚信的经济学分析 [J].
肖建 .
财经问题研究, 2003, (04) :16-19
[2]   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 [J].
张维迎 ;
柯荣住 .
经济研究, 2002, (10) :59-70+96
[3]   关于诚信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J].
杨瑞龙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 (05) :8-14
[4]   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 [J].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2002, (01) :3-13+92
[5]  
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 孙智英.福建师范大学. 2002
[6]  
信息、信任与法律[M]. 三联书店 , 张维迎著, 2003
[7]  
信任[M]. 中国城市出版社 , 郑也夫, 2003
[8]  
信任论[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郑也夫著, 2001
[9]  
信任[M]. 海南出版社 , (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 2001
[10]   An exploration of reputation formation in experimental games [J].
Brandts, J ;
Figueras, N .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3, 50 (01) :8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