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耕地占补平衡体系构建

被引:17
作者
李萍 [1 ,2 ]
邵景安 [3 ]
张贞 [1 ]
魏朝富 [1 ]
邱道持 [1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3]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按等折算; 重庆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耕地数量的减少和耕地质量的退化成为目前为保护18亿亩(1.2×108hm2)耕地红线所必须关注的焦点领域,为此,如何在保证耕地质量不退化的前提下,实现区域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不仅是一项紧迫的政府工作,也是严肃的科学问题。论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借助定额指标预测、相关分析和双因子调控模型等方法,结合ArcG 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耕地现有质量和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两方面体现占用耕地的保有格局,从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和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分析补充耕地的主要来源,进而建立重庆市耕地占补平衡体系。结果表明:到2020年重庆因建设占用将减少耕地58 856.56 hm2,土地开发整理现实新增耕地潜力达89 961.06 hm2,考虑到新增耕地的质量折算因素,新增耕地的现实潜力可达84 239.54 hm2,即是说,按照现有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预测,重庆完全有能力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耕地占补平衡体系的建立按照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当的要求,采用按等折算方式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对掌握重庆市实现占补平衡的最大理论潜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19 / 93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