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遗址出土的古稻遗存及其意义

被引:55
作者
郑云飞
蒋乐平
机构
[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浙江; 上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稻作起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 [中国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0601 ;
摘要
上山遗址出土了一些夹炭陶器,其坯土的植物搀和料主要是稻的颖壳。对这些陶片进行的植物硅酸体分析显示,一些陶片中含有来自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硅酸体的形状解析结果表明,上山遗址的古稻可能是具有现代粳稻、抑或是热带粳稻的一些特点的原始栽培稻。上山遗址古稻遗存的发现对研究稻作起源意义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99+2 +9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再论 [J].
裴安平 .
农业考古, 1998, (01) :193-203
[2]   河姆渡遗址稻的硅酸体分析 [J].
郑云飞,游修龄,徐建民,边其均,俞为洁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1) :81-85
[3]   再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J].
严文明 .
农业考古, 1989, (02) :72-83
[4]   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六次发掘简报 [J].
冯沂 .
文物, 1989, (01) :1-14+47+97
[5]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J].
严文明 .
农业考古, 1982, (01) :19-31+151
[6]   中国栽培稻种亲缘的研究 [J].
俞履圻 ;
林权 .
作物学报, 1962, (03) :37-62
[7]  
中国栽培稻起源与演化研究专集[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王象坤, 1996
[8]  
The origins of rice agriculture: recent progress in East Asia[J] . Gary W. Crawford,Chen Shen.Antiquity . 1998 (278)
[9]  
The origin, evolution, cultivation, dissemin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Asian and African rices[J] . Te-Tzu Chang.Euphytica . 1976 (1)
[10]  
湖南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 .2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文物管理所. 文物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