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盘古梁地区长61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14
作者
唐鼎 [1 ]
张春生 [1 ]
肖梦华 [2 ]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2]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盘古梁地区; 长61; 储集层; 非均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盘古梁地区延长组长61储层发育于三角洲前缘,为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对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平面上砂体连续性、层间层内隔夹层的评价,认为盘古梁地区长611小层以正韵律为主,长612小层砂体以复合韵律形态为主,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平面上河道砂体沿北东-南西方向展布,顺河道方向其连续性好,垂直河道延伸方向上其横向连续性相对较差,小层平面非均质性较强。综合研究表明,储层非均质性受沉积环境影响较大,整体表现为较强的非均值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4+38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盘古梁西长6段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J].
牛小兵 ;
朱玉双 ;
梁晓伟 ;
辛红刚 ;
刘小静 .
岩性油气藏, 2009, 21 (04) :47-52
[2]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夹层的识别及定量分析——以靖安油田盘古梁长6油层为例 [J].
阎海龙 ;
孙卫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33-136
[3]   高集油田高7区阜宁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 [J].
陈志香 .
海洋石油, 2003, (02) :51-54
[4]   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的层次结构 [J].
焦养泉 ;
李思田 ;
李祯 ;
温显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2) :3-6+12
[5]   坪北油田延长组长6油组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研究 [J].
李少华 ;
陈新民 ;
姚凤英 ;
张尚峰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6, (02)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