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的主控因素分析附视频

被引:7
作者
张映红
马宝玲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国际油价; 结构性转变; 基本面趋势; 波动; 主控因素; WTI油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16.22 [石油、天然气工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现代国际油价有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欧洲布伦特(BRENT)油价及OPEC一揽子价格三大价格体系。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主控因素差异,可以将其划分为结构性转变、基本面趋势和波动3个部分。油价结构性转变与全球主要资源区和市场区的结构性调整有关,其直接诱因是世界原油供需体系的结构性紊乱,根源在于生产或市场的无序及对定价权的争夺,而结果均导致定价体系的嬗变。原油名义价格由供需矛盾、石油货币价格、边际成本和替代能源共同决定,这四者构成决定国际原油价格基本面趋势的主要因素。石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美元贬值必然导致油价上涨;而大型油公司高成本区的边际成本决定了未来国际油价基本面将围绕80美元/bbl波动;基础能源的垄断属性将可能最终使替代能源与目标能源的竞争关系转变为价格继承关系。波动情况主要受石油巨头或金融投机者操纵,他们通过原油供应链中段的多种实体原油仓储以及虚拟经济所衍生的多种投机活动达到操纵油价波动的目标,而WTI油价最容易受到地区市场因素的影响,从而为各种投机炒作和油价操纵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旦油价定价体系存在某种操纵,就可以通过分析操纵者的战略动机实现对油价趋势的合理判断。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修正Hubbert模型及世界石油产量临界点预测 [J].
张映红 ;
路保平 ;
尹秀琳 .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108-112
[2]  
价格理论及其应用[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美) 赫舒拉发 (Hirshleifer, 2009
[3]  
石油价格[M]. 科学出版社 , 范英, 2008
[4]  
国富论[M]. 华夏出版社 , (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