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立地条件的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和养分循环

被引:26
作者
聂道平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助理研究员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生物量; 生产力; 养分循环;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1993.06.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山脊(包括坡上部)、山坡、山洼(包括坡脚部分)杉木林的生产力和养分循环状况。三种生境条件下的生产力(生物量)依次为68.337、99.163、141.140t/hm2,山脊的林木生物量仅为山洼的48.4%,林木平均胸径仅为7.8cm(19年生),经济价值很低。此外,由于山脊恶劣的水肥条件,林木各器官中的养分含量、林分养分的吸收和循环均处于较低的水平。集水区的山洼以及坡下部林木的生产力水平较高,达到或接近了杉木中心产区(如湖南、福建)速生丰产林分的生产力水平。养分含量、养分循环速率也较高。研究认为,杉木分布区域中的丘陵地带,多形成独立的或相连的凹形小集水区,集水区之脊、坡、洼三种生境差异显著,在林业生产中应分别对待,坡上部及山脊应种植以保持水土恢复地力为目的的阔叶树种,坡中下部及山洼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杉木。
引用
收藏
页码:643 / 6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杉木成熟林乔木层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 [J].
温肇穆 ;
梁宏温 ;
黎跃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1, (01) :36-45
[2]   亚热带杉木纯林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的积累、分配和循环的研究 [J].
冯宗炜 ;
陈楚莹 ;
王开平 ;
张家武 ;
曾士余 ;
赵吉录 ;
邓仕坚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5, (04) :245-256
[3]   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 (一)不同生育阶段杉木林的产量结构和养分动态 [J].
潘维俦 ;
田大伦 ;
李利村 ;
高正衡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81, (01) :1-21
[4]  
陆地植物群落的生产量测定法.[M].[日]木村允 著;姜恕等 译.科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