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二连盆地早白垩世微体浮游藻类

被引:3
作者
郎艳
何承全
吴纯光
杨国奇
机构
[1] 华北油田地质录井公司!河北廊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华北油田地质录井公司!河北廊坊,,华北油田地质录井公司!河北廊坊,
关键词
微体浮游藻类; 半咸水一淡水沉积环境; 早白垩世; 二连盆地;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3.2 [化石];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记述了二连盆地东北部早白垩世微体浮游藻类16属28种,分属于沟鞭藻类8属15种,含3新种:Fromeacirculatasp.nov,Nyktericystatrigonasp.nov.,Paucibucinapylophorasp.nov,绿藻3属6种,疑源类4属6种,含2新种:Porusphaeraerenensissn.nov,P.pylophorasp.nov,及黄藻1属1种。可将它们划分为2个组合:赛汉塔拉组三段的Parabohaidina-Fromea-Nyktericysta-Vesperopsis组合(即组合1)和哈达图组的Porusphaeraerenensis组合(即组合2)。较详细地讨论了它们的沉积环境和含沟鞭藻类层段的地质时代,认为赛汉塔拉组三段和哈达图组的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其中赛汉塔拉组三段可能为Barremian期;两个浮游藻类组合反映了较复杂的非海相流积环境,以为鞭藻类占优势的第一组合反映在赛三段沉积时是以半咸水一微咸水为主的湖相环境,以疑源类和绿藻占优势的第二组合反映哈达图组是以淡水为主的湖相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369 / 392
页数:3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早白垩世轮藻化石及其时代意义 [J].
蒋飞虎 ;
刘晓丽 ;
许书堂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8, (01) :89-94
[2]   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白垩纪非海相微体浮游藻类 [J].
万传彪 ;
乔秀云 ;
王仁厚 ;
何承全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7, (04) :53-66
[3]   松辽盆地阿尔必期微体浮游植物新属种 [J].
何承全 ;
高瑞祺 ;
乔秀云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2, (02) :183-196+253
[4]   Bohaidina(沟鞭藻)古口之新见 [J].
孙学坤 .
古生物学报, 1991, (04) :505-510+559
[5]   海拉尔盆地早白垩世沟鞭藻类和疑源类的发现及其意义 [J].
万传彪 ;
张莹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0, (03) :1-14+79
[6]   对渤海藻类的新认识 [J].
徐金鲤 ;
茅绍智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9, (03) :215-222
[7]   苏北东台坳陷古新世至始新世非海相微体浮游藻类 [J].
钱泽书 ;
陈永祥 ;
何承全 .
古生物学报, 1986, (01) :17-29+121
[8]   北部湾沿岸地区第三纪盘星藻属和葡萄藻属 [J].
何承全 .
古生物学报, 1981, (02) :115-126+189
[9]  
内蒙古二连盆地早白垩世被子植物花粉[M]. 地质出版社 , 花如洪著, 1991